電鍍污泥的無害化處理技術
電鍍污泥是一種典型的危險廢物,其中含有大量的鎘、鋅、鎳、鉻等重金屬化合物和可溶性鹽類。因此,電鍍污泥的回收利用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目前國內主要使用的技術有:1. 固化/穩定化技術 2. 熱化學處理技術 3. 資源化利用技術。
1. 固化/穩定化技術
通過向污泥中投放固化劑(水泥、玻璃、瀝青、水玻璃等)進行完全混合后固化形成固化體,使污泥中的有害物質封閉在固化體內不被浸出,從而達到處理電鍍污泥的目的。常見的固化劑有水泥(最常見)、石灰(成本較高)、活性氧化鋁、活性谷殼灰等。
此方法操作簡單、處理費用低,但是存放場地要求高、場地空間占用大、難于管理并且存在一定的環境安全隱患,如今這種方法正逐漸被淘汰。
2. 熱化學處理技術
通過焚燒、微波、離子電弧等方法,在高溫條件下對廢物進行高溫分解,使電鍍污泥中的某些劇毒物成分的毒性降低,從而達到處理的目的。焚燒法是熱處理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此方法可以實現電鍍污泥的快速減容,從而減少污泥對環境污染。研究表明,熱處理法可以有效地處理污泥中重金屬鉻(Espinos,2001)。
此方法處理快速、有效減容,并且在焚燒后容易對廢物進行回收利用,但是此法能耗較高,焚燒設備要求高,小電鍍廠難以承擔處理費用,因此此法難以得到推廣。
3. 資源化利用技術
3.1 酸浸法、氨浸法
通過一定的處理方法,將污泥中的重金屬以離子或者絡合物的形態浸出,然后用有機溶劑將重金屬離子從浸出液中萃取出來,對重金屬進行選擇性回收。主要方法有酸浸法和氨浸法。
酸浸法是固體浸出法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使用的酸要根據固廢物的性質而定,工業上主要的酸性浸出劑有硫酸、工業鹽酸、酸性硫脲等。在酸浸法中硫酸是一種很有效的酸性浸取試劑,具有價格低、難揮發、難分解等優點而被廣泛使用,研究表明,使用硫酸對銅、鎳的浸出率高達95%—100%(Vegliò,2003)。酸浸法對鉻、鐵等雜質的選擇性較差,對銅、鎳、鋅等有價金屬的浸出率較高。
氨浸法主要采用氨水做浸出劑,利用弱酸性的條件下NH3-(NH4)2SO4體系中重金屬元素生成不同的產物然后分離,采用氨絡合分組浸出可以從電鍍污泥中分離出絕大部分重金屬元素。氨浸法對鉻、鐵等雜質具有較高的選擇性,然而對銅、鎳、鋅等的浸出率較低。
3.2 生物處理(浸出)法
利用化能自養型嗜酸性硫桿菌分泌生物酸,將電鍍污泥中難溶重金屬轉化為金屬離子從固相中提取出來,再利用一定的方法從浸出液中加以回收利用。目前,該技術的難點在于培養適應性強、治廢效率高的菌種。研究表明,生物處理法可以有效地除去電鍍污泥中銅、鋅、鉻、鎳等重金屬(Atkinson,1996)。
電鍍污泥成分復雜,雖然有多種處理方法,但是在能耗、成本以及環境保護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弊端,今后電鍍污泥的發展方向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資源化利用,將電鍍污泥加工成工業原料,做到廢物利用,減少環境污染。
(2)化學處理法,回收污泥中的重金屬,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
(3)生物處理,此方法在回收重金屬方面取得不錯的效果,將成為未來污泥處理的發展方向。
釋正科學是國內一家專業的未知成分分析測試機構,可為各類電鍍藥劑提供一站式產品的分析測試、法規符合性和咨詢等服務,為企業的科研開發及技術創新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釋正開發服務
釋正科學清楚自己的未來,將一如既往地為企業的產品研發系統提供服務,以專業的技術分析能力作為支撐,以平面化數據為解剖工具,以市場需求定位為先導,對已有產品進行全方位優化和完善。有效的產品組合與定制研發的技術整合,充分發揮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幫助企業實現的營銷目標。
產品延伸研究及開發。
研究技術包括:
1. 產品概念測試
2. 產品測試
3. 。 。 。 。
釋正科學承諾
1. 傳遞正確價值
2. 以數據作為工作結果的唯一判斷依據。
3. 堅持科學、公正 、求實的態度。
4. 堅持獨立判斷、誠實運作。
5. 保守客戶的技術秘密。
釋正網址:www.gdszkx.com
全國免費電話:400-968-5119,或致電020-87315002
郵箱:szkx@gdszk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