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五湖四海,齊聚永康;他們積極上進,追尋夢想;他們實現自我,也扮靚了永康;他們愛永康,勝似愛家鄉!他們就是新永康人,也許他已扎根永康,事業有成;也許他只是你家的房客,普通而又平凡,但只要他常懷一顆善良之心,散發人性的光輝,我們就要為他們點贊。
即日起,本報推出“新居民風采”欄目,如果你身邊有令人敬佩的新居民,如果你就是一個有夢想有作為的新永康人,請來電或來信聯系我們,我們也歡迎您的投稿。新居民熱線:0579-89286008(753023)。
何雄華是江西修水縣人,永康市迪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今年是他在永康的第12個年頭。在永康的十多年時間里,何雄華不僅學會了一口流利的永康話,還開創了自己的事業,并將其經營得紅紅火火。2014年,他還被評為“十佳新永康人”,他說,自從他2004年到永康,就和五金結下了不解之緣。
打鐵的永康手藝人成了興趣啟蒙
說起何雄華跟永康的情緣,其實還可以追溯到更早。“大概是剛讀小學的時候,家里來了一對打鐵的夫妻,一放學,我和鄰居的小伙伴們就會圍著打鐵師傅轉,看他如何將一塊塊通紅的鐵打造成各種各樣的器具,當時感覺特別神奇。”何雄華回憶,正是那個時候,他對五金、機械制造著了迷,而且一迷就是好多年。
受到小時候興趣的影響,何雄華在大學期間選擇了學機械設計。畢業后,他又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當時令很多人都羨慕不已的富士康技術部工作。何雄華非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他一邊學技術,一邊自己摸索。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富士康工作學習四年后,何雄華掌握了大量技術。
2004年,何雄華毅然從富士康辭職,和朋友一起到永康打拼。很快,他憑借自己的技術在永康一家電動工具企業找了份工作。但隨著對該企業的深入了解,何雄華感到自己的技術得不到施展,漸漸地,便有了自己創辦公司的念頭。
第二故鄉創業主打“科技牌”
“永康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遍地的五金產業,原料采集、加工、制作成品……幾乎所有的環節都可以在永康范圍內解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業環境。”何雄華看到了創業的希望。同時,他也通過傳統機械制造業的不足,看準了自動化工業的趨勢,走高科技路線,自主研發工業自動化機器人。
一年后,何雄華從企業辭職,注冊成立了屬于自己的公司———“永康市雄宇模具有限公司”。在他的悉心經營下,公司很快發展壯大,并得到很多大企業的認可。為了更好地發展,2013年,何雄華正式成立了“永康市迪迪科技有限公司”。
在迪迪科技有限公司,何雄華既是老板,也是“師父”。公司40多名員工中,有一半是何雄華的徒弟,很多骨干都是他手把手教出來的。不僅如此,每年還有很多人慕名到公司來學習技術,何雄華也非常樂意跟員工一起鉆研。“只要我在公司,我每天都會和員工一樣準時上班。我最喜歡去的就是車間,辦公室找不到我的時候,到車間準找到我,一天80%以上的時間都在那。”何雄華說。
何雄華平時話不多,但一提起他們研發的技術,便滔滔不絕。“以前,這個流水線有九個工序,需要12個工人操作,啟用了這個機器人后,只要1名檢驗人員即可。”何雄華一邊展示一邊興奮地介紹。他認為,機器換人不僅減少了勞動力,對產品的質量也是一種保證,是大勢所趨。“比如一些不銹鋼材質的產品,對拉伸的精度等要求高,而人工操作起來難度大,用機器代替后,產品的品質穩定,操作又安全。”
目前,迪迪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工業自動化機器人得到了很多大企業的認可,產品遠銷中東、南非,并廣泛應用于汽車、家電等領域,為永康工業興市、科技強市及企業轉型升級作出了貢獻。
希望為永康作出更大貢獻
自己的事業進入正軌之后,何雄華并不滿足,他希望能搭建一個更大的平臺,為更多的新永康人提供就業和發展機會,讓更多的人為永康的發展作出貢獻。2013年,何雄華等人開始籌建江西商會。商會成立后,曾為籌備組組長的何雄華被推選為第一屆商會會長。
“江西人群體在新永康人中占較大比重,個體工商戶及有法人代表的企業就有2000多家。在異鄉創業,難免會有一份故鄉情懷,所以每年都會組織多次聚會,大家聊聊在永康創業的經歷,或者探討一下發展趨勢。”何雄華說,商會的成立能更好地整合資源,實現共享,給永康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為“十佳新永康人”,何雄華表達了自己的期望,希望能涌現出更多更優秀的新永康人,為第二故鄉的“二次出發”添磚加瓦。